爱心不止,生命不息
--骨髓捐献者:梁恒镖同学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简称“中华骨髓库”)是中央编
办批准成立的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和规范开展志愿捐献者的宣传、组织和动员活动,进行HLA(白细胞抗原)分型,为患者检索配型相合的捐献者及移植等相关服务。截至2017年1月31日,中华骨髓库库容总计2346544人份,患者申请查询人数总计59550人,但捐献造血干细胞例数仅为6252人;而公共卫生学院的梁恒镖同学就是这6252人中的第6011名。
梁恒镖同学来自预防医学13级(3)班,平日里的他是个性格开朗、热爱体育锻炼的大男孩。早在梁同学十八岁成人礼之前,就已经参与到中国红十字协会的献血活动中去。而对于这次捐献骨髓的义行,他觉得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
当梁同学在读大学一年级的时候,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他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当时的他没想过一定可以帮助到别人,他只是对此抱有一种尝试的心理。而在去年的七月份,他接到了一通来自“中华骨髓库”的电话,相关的负责人告诉他,他通过了血型的初级匹配。当时的他无疑是惊讶的,他想:我为什么会接到这个电话呢?那是因为有人需要我啊!继而,梁同学应约去做了进一步的高级匹配,结果令人欣喜若狂,居然有10个单位的骨髓和患者相匹配,是同行四人中的最高匹配率。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毕竟就连直系亲属也很难有这么高的配对率。
在得知高级匹配也通过后,在去年的十月份上旬,经过了五天的准备,把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后,他便开始了骨髓的抽取工作。当被问到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过犹豫和害怕的时候,他很坚定地说没有。因为他在那之前已经查阅过有关骨髓捐赠和移植方面的知识;除此之外,在捐献之前一些以往的捐献者过来和他分享心得、交流经验,这让他对骨髓捐献和移植有了一个更清楚的认识。而对于患者来说,捐献者丝毫的悠游寡断都会牵连到他生命的安危。因为捐献者一旦
答应捐献骨髓,患者需要提前一个月注射杀死免疫细胞的药物,并在这之后直到手术前的时间内一直生活在无菌舱内;如果捐献者临时退缩,患者面临的便只有免疫系统的崩溃,接着便是死亡的噩耗。而正因为梁恒镖本人对这件事抱有如此坚定的信念,所以一开始表示不理解的家人,在经过他和志愿者负责人娟姐的思想工作后,也给出了大力的支持,并在捐献当天,一直陪同在他左右,全家人一起感受着这份拯救生命的自豪!
在捐完骨髓之后,他的内心却是焦虑的,他担忧自己的骨髓是否能够帮助患者,而患者是否能够康复。他害怕他的努力徒劳无功。可是基于双向保密原则,娟姐始终不肯透露太多信息,只道患者是个约13岁的小女孩。
很多人都担心捐完骨髓后,身体是否会有不适。梁同学却很风趣地回答道:“要是有什么不适,我还能在这里?”他说就好像患了一场感冒一样,刚捐完的那几天有点腰酸背痛,过后在实习单位慢慢地变胖了。其实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生理反应。现在的梁同学又恢复了以前的正常体重。在篮球场、羽毛球场和田径场,都能经常看到他的身影!
最后,梁同学还希望年青一代的人,多点参加到志愿者的活动中去,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以援助。不论何时何地,梁恒镖同学的奉献精神和无私品质都值得大家去学习;作为公卫的一份子,作为广药的一份子,我们就该把这种人文精神继续弘扬下去!
公共卫生学院团委学
宣传部
2017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