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将课堂所学和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根据上级部门的部署要求,广东药科大学以“健康基层行,助力百千万”为主题,发挥“大药学、大健康”学科专业优势,搭建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双百行动”“青年实干家计划”“返家乡”“多彩乡村”“挑战杯”“攀登计划”等实践活动平台,制定工作方案。经过宣传发动、组织申报、项目培训、学院推荐、立项答辩等环节,学校立项实践项目148个(其中校级重点项目24个、院级重点项目63个),围绕用药安全、健康科普、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科技助农、绿美乡镇等主题开展实践,服务地覆盖河南、河北、海南、广东等24个省市乡镇,参与师生7500多人。同时,学校建设“百千万工程”工作站、镇街站点7个,87支突击队服务于“双百行动”“智力支持”行动(怀集县35支、罗定市36支、三水区16支)。“双百行动”实践队以“县域所需、高校所能”为原则,在推进县域高质量发展、健康中国建设中贡献广药大的青春力量。
药学院、临床药学院
药学院、临床药学院在本次暑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中依托医药优势,聚焦“医药下乡、呵护健康”主题,共选拔18支突击队,200余名师生,奔赴肇庆怀集、云浮罗定等地开展用药安全科普、资助政策宣传下乡、调研中药产业发展等活动,获中国日报网、人民教育在线等媒体报道50余次。其中“药创文化”突击队致力于推动基层非遗文化与中草药产教深度融合,积极探索“草药+文创”新路径,开展非遗文化课堂等系列活动,共吸引230余名学生参与,累计完成作品300余件,获得7家媒体报道。




中药学院、中药资源学院
中药学院、中药资源学院聚焦乡村产业振兴与中医药文化传播主题,共组建14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200余名师生赴怀集、罗定、三水等地开展实践。师生结合专业特长,开展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乡村产业分析、健康服务和国家政策宣传等实践活动,累计惠及群众3000余人次,并获中国日报、网易等媒体报道近40次,充分展现了本院学子服务基层、传承中医药文化的积极成效。




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
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组织了7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共百余人奔赴肇庆怀集、云浮罗定等4市6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依托学院生命科学深厚底蕴,团队充分发扬项目特色,开展了生命科学科普、农村治理调研、儿童心理关爱、中医药健康宣传、资助政策下乡等活动,获中国城市网、中国青年网等国家级媒体报道8次,充分诠释新时代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




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组建了3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将“党建+专业+服务”深度融合,深入基层开展社会实践。在广东冷坑镇,团队聚焦留守少年安全与心理健康,开展急救培训、心理状况调研,并建立校园急救志愿队,助力“百千万工程”示范点建设。在三水地区,师生通过开展义诊、健康讲座和用药安全调研等活动,提升居民健康意识,优化乡村医疗服务。




第一临床医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组建了4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深入罗定龙湾、连南、怀集等地区开展社会服务。各队充分发挥临床专业优势,开展特色义诊、健康科普宣讲及相关调研,并为500余名中小学生培训急救技能。突击队获得媒体报道共计38篇,微视频播放量突破49.6万次。实践活动强化了学生临床技能与社会责任感,充分彰显了医学人文关怀与学院育人成效。




公共卫生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组建了12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组织百余名师生奔赴粤东、粤西等6地市15个村镇,依托专业优势,开展推拿、艾灸等义诊活动和开展健康科普教育。团队聚焦公共卫生问题,推广“稻鱼综合种养”模式,以防控蚊媒传染病。团队总计获社会媒体报道70余篇,累计服务群众1200余人,切实以专业服务基层,提升健康乡村建设效能。




护理学院
护理学院共组建4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赴云浮、怀集等地开展社会实践。各团队聚焦文化与卫生服务主题,根据实际情况举办健康宣讲、社区义诊等活动,获得社区群众高度参与和广泛好评。突击队结合护理学专业特色,为群众提供护理服务和宣讲宣传,共服务500余人,获中教网、基层网等国家级媒体报道。




中医学院
中医学院暑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聚焦文化、卫生服务,深入乡村,以青年之力点亮乡村振兴梦,共派遣13支突击队,分别赴怀集、罗定等地开展实践。活动通过中医科普、健康义诊等形式,有效提升村民生活品质,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其中健康学院突击队通过义诊、康复技法实操、健康微课堂和急救课程等形式,为当地参加公益夏令营学院的101名学员提供健康服务,并通过推广“EBS循环”模式助力当地肉桂产业发展。突击队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风采,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食品科学学院
食品科学学院组建了7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奔赴广东、贵州多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各团队充分发挥食品专业优势,深入乡村基层,通过产业调研、健康科普、直播助农等多种形式,累计服务超1000人次,获各级媒体报道20余次。其中,“双百先锋”突击队开展直播助农活动1场,深度访谈毕业校友和企业管理人员15名,为校地企协同推进“百千万工程”探索新路径。“食护童行”突击队面向乡村小学开设36堂课程,完成20户家访与200份问卷调研,为提升乡村儿童食品安全意识、助力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医药化工学院
医药化工学院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组建了19支团队,赴云浮、肇庆等地开展科技、文化、医药及教育服务。实践紧扣乡村振兴战略,依托化工专业特色,将化妆品研发、药物创新与地方需求精准对接,助力化橘红、肉桂等产业提质升级。其中,“海纳百川”突击队早在2023年已研发中药纳米化技术,破解肉桂产业发展难题。今年团队再次奔赴云浮7个乡镇,共完成2000份回访问卷,并开展电商直播,单场浏览量突破5000人次,探索科技助农新路径。




医药商学院
医药商学院暑假“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共有23支队伍参与,实践内容涵盖文化传承、支教服务、助农直播、墙绘宣传、药品科普等多个领域,累计惠及群众超8000人次,获得南方日报、中教网等媒体报道40余篇。突击队依托医药商科特色,聚焦岭南特色产业,深入基层协助药农实现产销对接,推广猕猴桃产业品牌,挖掘非遗文化价值。实践成效获当地群众高度认可,充分彰显专业价值与青年担当。




医药信息工程学院
医药信息工程学院组建了9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分赴云浮、汕头、怀集等地开展实践。在云浮,队员们绘制融合医药知识与乡愁的主题墙绘;在汕头,联合高校调研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在怀集,深入校园与社区,开展科技教学、普通话推广、安全教育及中医药便民服务。突击队紧密对接乡村需求,助力文化、教育和民生服务发展,获得群众广泛好评。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组建了2支中外师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依托学校医药特色和外语专业优势,聚焦“双语赋能乡村振兴与医药国际传播”主题,师生们深入罗定、怀集、珠海三地,开展南药双语文化课堂、急救知识普及、健康帮扶和直播助农等多元实践,累计服务超过1.1万人次,助农直播观看量达1万,获南方+等媒体报道20余次,有效发挥了医药外语复合型人才在基层服务与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组建了10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深入基层服务乡村振兴。“传红药行”突击队在怀集县构建“红色引领+健康护航+生态振兴”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基层中践行使命担当,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校团委(创新创业学院)
校团委积极组织暑假社会实践队伍,5支突击队分赴河北省、广东省等地开展实训、实践活动,聚焦制药工艺优化、赋能产业技术升级、青少年健康、乡村产业振兴及文化传承等领域。通过一线调研探索企业项目优化路径、急救培训、文创研发和音乐疗愈等多元形式,累计服务超千人次。其中研究生“质创双擎”突击队赴校友企业开展了“药研精进-校企协同助力药企精准研发攻关”项目,本科生“音愈乐疗”突击队项目融合“医药 + 美育”,助力乡村青少年心理健康提升、艺术素养培育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校团委积极作为,推动校地长效合作机制的建立,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充分彰显广药大学子的青春风采和使命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