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持续做一件事很难,但十年坚持前行的征程很酷。自2015年起,我校红十字会率先组建师生青春健康及生命教育实践团队。10年来,团队深入南粤大地,特别是粤西北及“百千万工程”对口帮扶县镇村,谱写了一曲“生命守护,薪火相传”的青春之歌。
为何选择再次探访怀集县的学校?缘起去年一个约定。“红心护苗”突击队指导老师曾华说:"去年在怀城街道中心小学开展‘双百行动’公益讲座后,发现部分学生自我防护意识不强,也不会处理紧急状况。后在当地卫健局和教育局协助下,团队赴肇庆、罗定等地的多所中小学服务。许多学生写信表达不舍,邀请我们明年再来,这让我深受感动,也坚定了带团队重返怀集的决心。"幸运的是,这一想法在学生团队中得到积极响应。




怀集县6月下旬水灾期间城市状况与救援善后工作
今年我们结合去年的经验,针对怀集县的实际情况,这是一个在6月下旬刚刚遭遇过洪水及内涝水浸等险情的县城,怀集全县19个乡镇受灾,学校受损13所,我们即将走访的学校——怀集一中就是其中一所。我们对团队成员进行了人员的筛选及更改课程内容,涵盖应急救护、水灾避险及灾后重建、青春期知识、人际交往、同伴压力、社交安全等内容,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为怀集中小学送去服务。怀集县第一中学副校长马利锋感慨到:“广东药科大学已经不止一次到怀集来,到一中助力帮扶已经是第五次了……展现了高校服务基层的责任担当,也让我们的百千万工程增添了青春的底色!”

2025年7月11日,教师发展中心附属文昌小学的夏风里,飘荡着药香与童真的交响。我校"红心护苗"突击队踏暑而来,以两日公益课堂为笺,将"守护"二字落笔孩童心间,让医药初心在童真课堂绽放,让青春力量在知识传递中赓续。这方校园里,每一堂课都是一次播种,每一次互动都是一场传承,终让"守护生命"的种子,于童真沃土中扎根。

在文昌小学开展破冰活动
开营仪式的晨光里,主持人许金梅的话语落在孩子们耳畔,如春雨润物。突击队员何敏与陈永喆带领孩童穿梭于架空层,"拉手转圈"的指令一出,欢笑声中陌生感随掌心温度消融——这不仅是友谊的开始,更是互助意识的悄然萌发。

队员许金梅主持开营仪式
急救课堂是最动人的成长礼。在队长陈李灿展开的PPT上,水灾、火灾的应急图标旁,多了志愿者手写的提示:“记住,冷静是最好的救生衣。”她演示流鼻血处理时,一个男孩突然举手:“小时候我被撞倒后,爷爷也是这样帮我止血的!”话音未落,教室里响起细密的应和声——那些记忆里的慌张,正被知识轻轻抚平。

队长陈李灿讲解常见状况处理
午后光影里,生命教育愈显温厚。《爱的奇迹》影片结束,孩童争先分享"生命如草芽破土""似母亲孕育生命",童言童语中满含对生命的本真敬畏。王伟宇以图文讲解青春期之变,借"树生枝、花结果"为喻,化解成长困惑,让科学认知驱散迷茫——恰如医者祛病更疗心。

队员李明岳与孩子们 一起探讨生命起源《爱的奇迹》

突击队与文昌小学师生合影

在怀城街道中心小学的晨光里,课堂化作实践的天地。彩笔流转,勾勒生命模样。陈永喆铺展画纸,孩童以蜡笔为媒:或绘红十字急救标识,鲜亮夺目;或画双手相牵,底色初萌新绿;更有童将三角巾绘作虹霓,笑言“这样包扎就不疼啦”。展画时,举纸的小手似春笋林立,童声朗朗“愿与伙伴守护生命”——“守望相助”的信念正悄然生长。
午后的止血包扎课上,吴淑婉分发的三角巾在少年们手中翻飞。"先清洁伤口,再绕三圈,要像为伙伴系个稳妥的结。"分组练习时,有人为"伤员"轻吹模拟伤口,有人举绷带互相提醒:"这里松些,不然会疼。"表演环节,一组男生包扎虽笨拙却赢得最久掌声——他们笑喊:"打球时受伤也不怕了!"当"急救小卫士"证书递到手中,红色证书映着少年们发亮的眼睛。有人悄悄按证书于胸口,仿佛握住守护世界的钥匙。

突击队与怀城街道中心小学生师生合影

最难忘的小讲师黄幸茵绘画

曾华老师分享青春成长的故事


队员吴淑婉授止血包扎课程

在即将迎来110生日的百年老校——怀集第一中学的艺术楼报告厅里,丁裔凡俯身调整假人模型,阳光落在他发梢。"按压深度要稳达5厘米,如同唤醒沉睡的生命。"他握着学生的手练习CPR,少年们掌心沁汗却不肯停:"再练一次,我能找准位置!"演示海姆立克法时,高马尾女生主动上台:"老师,我当‘被救者’!"当志愿者拳头抵住她腹部快速向上冲击,她笑喊:"原来这就是‘推开危险’的力量!"


队员丁裔凡授心肺复苏课程
张健皓主持的辩论赛交锋中,少年们用青涩而坚定的声音探讨"异性交往的利与弊"。一女生脸颊绯红却字字清晰:"懂得自我保护,才是对青春最大的尊重。"
国家级师资曾华带来"五色拼盘"情感教育课,通过小组互动引导高中生思考情感关系原则,在区分"理想型"与"必要型"中培养决策智慧。


曾华老师开展参与式活动《五色拼盘》
案例分析课上,王伟宇讲述《夏佳的决定》时教室格外安静。后排学生点头:"我也遇过类似问题。"讨论从"平衡友谊"到"理性选择",少年们在他人的故事里读懂了成长。


队员王伟宇授《夏佳的决定》案例分析课
李明岳的角色扮演课上,"拒绝诱惑"剧本有新演绎。黑衣"递烟者"刚开口,便被"拒绝者"正色回应:"爸妈说守住底线才是真勇敢!"台下掌声如潮——这是对"清醒选择"的致敬。


用情景演绎来模拟社交安全
黄幸茵的同伴压力讲座如春风化雨:"别人早恋我要试吗?""大家熬夜我不熬会落后吗?"问题在情景分析中化解。问答游戏时,奖品刚举起,无数只手已高举,眼中光芒胜奖品——那是读懂自我的渴望。

队员黄幸茵讲解如何应对“同伴压力”
定向越野哨声划破午后闷热。陈李灿设的急救点前,少年们组队疾行。"按伤员搬运要领操作!""三角巾这样折才成吊带!"奔跑中,昨日知识转为默契协作:跌倒者被迅速扶起,迷路者被拉住手臂:"跟我走,没错!"

怀集一中学生进行定向越野比赛

突击队与怀集县第一中学师生合影
闭营仪式的感谢卡上,字迹里藏着万千心绪。“谢谢你们教我,原来成长可以不慌张”“急救小卫士的证书,我会夹在最厚的笔记本里”“定向越野时,他拉我那把,比奖品还珍贵”…… 志愿者们的回信里,都画了颗星星:“你们本就是自己的光。”
合影时,有人把证书举得高高的,有人悄悄挽住志愿者的胳膊。艺术楼的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像这段时光里蔓延的温情。离别的时候,有个高一的男生突然喊:“等我们考上大学,也去当志愿者!”突击队的大学生笑着挥手,眼里的期待与阳光相融。
师生11人组成的“红心护苗”突击队联合肇庆怀集三校,启动助力青少年健康教育的公益夏令营。约300名学生参与的课堂,以知识为桥、真心为舟,让“传承”在青春里刻下动人篇章。突击队以赤子之心传医道,以青春之力筑未来,这场双向奔赴,恰是“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写照。短短数天,不足穷尽知识;情谊绵长,足以让“保护自己、尊重他人、守望相助”的信念,在青春中茁壮参天。

文昌小学学生获得“急救小卫士”称号

怀城街道中心小学“心中小讲师”作品展示

怀集第一中学定向越野比赛获奖小能手
师生感言
1怀集县第一中学校副校长
——马利锋
广东药科大学红心护苗突击队给我们学生带来了很多急救方面的知识,推进了我校全国急救试点学校的建设。我们的同学们在这场活动中受益很多,掌握了很多急救的本领。
2文昌小学副校长
——罗泽杨
本次活动既提升了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与健康素养,又展现了我们大学生的社会担当,是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
3怀城街道中心小学副校长
——黎进贵
此活动既补全校园安全教育短板,又以专业生动的方式提升学生安全素养,为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注入青春力量,是助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
文昌小学——罗楚滢:
广东药科大学红心护苗突击队的哥哥姐姐,来到我们文昌小学,给我们讲了海姆立克急救法课程,以及青春期生理变化讲座,让我印象深刻。这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想跟哥哥姐姐们说,谢谢你们给我们带来这么棒的活动,不仅让我们学会自救,还可以救助他人。
怀城街道中心小学——李瑜滢:
广东药科大学红心护苗突击队的哥哥姐姐们带来的夏令营活动,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节是关于青春健康的,它告诉我们,孕育一个生命是一个怎样的过程,让我们知道了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在这里,我很感谢广东药科大学的哥哥姐姐们!
怀集县第一中学——孔垂镔:
令我印象中最深刻课程是止血包扎小课堂,我希望广东药科大学红心护苗突击队能去到更多的地方去开展这个活动、普及更多的知识!
团队介绍

突击队队员与指导老师在怀集县第一中学合影
项目名称:
红心护苗——公益行动助力怀集青少年青春健康及生命教育
所属学院:
校团委(创新创业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药信息工程学院、校红十字会(学生分会)
指导老师:
叶连宝、曾育辉、张锡钦、温巧英、曾华
团队成员:
陈李灿、吴淑婉、许金梅、张健皓、何敏、黄幸茵、丁裔凡、李明岳、王伟宇、陈永喆、方坤